Kaiyun 开云Kaiyun 开云通过经线上一点M的法线作垂直于经线的平 面,其与中间面相交得平面曲线CM,CM的曲
A类:A1(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A2(第三类低、中压容器)、 A3(球形储罐)、A4(非金属压力容器);
固定管板式、浮头式、填函式、U形管式; 单管程、多管程; 双管板、带导流筒、带膨胀节
风载荷、地震载荷 有些设备可能是在循环载荷作用下运行,同时还可能承受热应力循 环作用
设备及其内件、附件自重 设备内盛装的物料重量,试验状态下的液体重量 来自支承、连接管道及相邻设备的作用载荷
将容器的应力限制在塑性范围,认为圆筒内壁面出现屈服而外层金 属仍处于弹性状态时,并不会导致容器发生破坏,只有当容器内外壁面 全屈服时才为承载的最大极限。
圆筒内的应力 关于回转薄壳的无力矩理论 压力容器应力分类简述 压力容器设计及相关问题
一压力容器壳体厚度为δ,内半径为Ri(内直径为Di),受 气体压力p作用的壳体。如图所示:
过M点作圆锥面与壳体中间面正交,所得的交线 是一个圆,称其为回转面的纬线。
过M点作垂直于回转轴的平面与中间面相交形成 的交线也是一个圆,称为回转面的平行圆。
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 0.1MPa(表压),且压 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 2.5MPa· L 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
B类:B1(无缝气瓶)、B2(焊接气瓶)、B3(特种气瓶); C类:C1(铁路罐车)、C2(汽车罐车或长管拖车)、C3(罐式集装 箱);
碳钢在稀硫酸中极不耐蚀,但在浓硫酸中却很稳定; 铅耐稀硫酸,但不能在浓硫酸中使用; 不锈钢在中、低浓度的硝酸中耐蚀,但不耐浓硝酸的腐蚀; 碳钢在稀硫酸中是均匀腐蚀,奥氏体不锈钢在氯化物的水溶液中
在石油、化工、天然气的工业生产装置中,参与过程的绝大部分是 易燃、易爆、有毒或有腐蚀性的物质,同时这些物质的状态在工艺 过程中受温度、压力的控制不断变化。
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 0.2MPa(表压),且压力与 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 1.0MPa· L 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
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3条:
第一强度理论(最大主应力理论) 材料不论在什么复杂的应力状态下,只要三个主应力中有一个达到 轴向拉伸或压缩中破坏应力的数值时,材料就要发生破坏。 第二强度理论(最大变形理论) 材料的破坏取决于最大线应变,即最大相对伸长或缩短。
认为壳体内壁产生屈服即达到材料屈服限时该壳体即失效,将应力 限制在弹性范围,按照强度理论把筒体限制在弹性变形阶段。
C类:C1(铁路罐车)、C2(汽车罐车或长管拖车)、C3(罐式集装 箱);
D类:D1(第一类压力容器)、D2(第二类低、中压容器); SAD类:压力容器分析设计。
A类:A1(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A2(第三类低、中压容器)、 A3(球形储罐现场组焊或球壳板制造)、A4(非金属压力容器)A5 (医用氧仓);
无力矩理论:壳体的应力状态仅由法向内力确定的薄壳应力理论。 有力矩理论:壳体内的应力状态同时由薄膜内力和弯曲内力确定的薄 壳应力理论。
经线方向产生经向应力σφ 纬线方向产生周向应力(环向应力)σθ 经向应力作用在锥截面上 环向应力作用在经线平面与壳体相截形成的纵向截面上 由于对称性,在同一纬线上各点经线应力均相等,周向应力也相 等
但是该公式所计算出的最大应力值,与精确值相比相差较大(大约小 23%),将内径换为中径,计算值与精确值相差减小(约为3.8%)
同一种材料在不同介质中,不同材料在同一介质中,同一种材料同 一种介质在不同内部、外部条件下都会表现出不同的腐蚀规律。
工作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 L; 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以及介质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 沸点的液体。
无论材料在什么应力状态下,只要最大剪应力达到在轴向拉伸中破 坏时的数值,材料就发生破坏。 第四强度理论(剪切变形能理论) 材料的破坏取决于变形比能,把材料的破坏归结为应力与变形的综 合。
根据第一强度理论,最大主应力(周向应力)小于等于许用应力,承 压容器就是安全的。
液氢装置:-253℃ 液态空气及其他气体的制取:-196℃ 苯乙烯装置中SMART反应器:650℃
超高压人造水晶釜:~200MPa 低密度聚乙烯反应釜:~300MPa 低线kPa(绝压)
薄膜内力:引起薄壳结构中面的拉伸、压缩和剪切变形的内力(在轴 对称情况下由于对称性,不存在剪切内力)。
弯曲内力:引起薄壳结构中面产生曲率、扭率改变的内力(在轴对称 情况下不存在扭矩和横向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