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 开云Kaiyun 开云Kaiyun 开云中新网甘肃新闻11月22日电 (陈勇)21日,历时31个月、由中国能建建筑集团承建的设备技术最先进的火力发电厂甘肃电投常乐电厂4×100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工程(以下简称“甘肃常乐电厂工程”)3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再添“绿电东送”新动能,为支撑河西及华中地区的电力安全保障供应注入了强劲动力。
甘肃酒泉地处河西走廊西部,境内多戈壁荒滩,是国家新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支点,也是西北清洁能源向中东部地区输送的重要通道,已建成国内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光电基地。
甘肃电投常乐电厂规划总装机容量6×1000兆瓦,是甘肃省首个百万千瓦级火电厂和祁韶±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唯一配套调峰电源,建成后可为“西电东送”大动脉祁韶直流运行提供可靠电源支撑。
从第一方混凝土浇筑、第一根钢架吊装到发电机定子就位、锅炉点火冲管、首次并网成功……两年零七个月里,中国能建建筑集团的2000名管理团队和作业人员不舍昼夜,从零米的戈壁砂砾到号称“世界最抗风”间冷塔的拔地而起,步步走来,皆是不易。
“项目投产后,单台机组年发电量可达55亿千瓦时,年工业总产值可达15亿元,能够配套酒泉千万千瓦级风光电基地新能源可靠外送,提升祁韶直流最大运行功率,实现火电和新能源打捆稳定送出及新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据中国能建建筑集团项目经理顾建介绍,常乐电厂3号机组投产后,新能源送出量可增长40亿千瓦时,对于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促进甘肃省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建设意义重大。
该建筑集团加快以创新为引领的绿色化、数智化、融合化“一创三转”转型发展,将创新、数智化等发展理念贯穿项目建设始终,在西北荒漠戈壁屹立起一座现代化能源“丰碑”。
“3号机组采用的是国内先进的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技术,实现环境友好和节能减排,环保和经济指标在同类机组中也是最先进的。”该建筑集团项目总工吴珑说。
优秀的数据背后,是一次次“苦心孤诣”的探索尝试。项目团队自进点以来,便全面采用先进的数字化三维模块化设计,将智能建造理念贯彻工程建设始终。项目搭载了智慧云平台、人脸识别、全场可视化、环境监测、塔吊防碰撞、移动互联网和系列智能设备等软硬件,进行集成融合应用,快捷采集人员、进度、安全、机械设备、技术、环境等关键业务数据,打通从现场一线建设到总部远程生产监管的数据链条,实现项目各业务环节的智能化管理,保障施工安全,提升工程质量。
从高处俯瞰常乐电厂,2座巨型空冷塔交相辉映,美观大气。这也是电厂给项目团队出的一道“考题”。
作为“世界风库”地区超大型自然通风间接空冷冷却塔,其中,单座塔身零米直径为163米,塔高215米,进风口高度29米,喉部直径109米,进风口直径143.8米,塔筒为双曲线形现浇钢筋混凝土壳体结构,其设计建造难度之大,可以说引领了国内技术革命。为了啃下“硬骨头”,项目团队夜以继日埋头钻研图纸,通过结构设计优化计算,在间冷塔塔筒壳体外壁加72条子午向肋,按百年一遇风压0.79千牛每平方米设计并建造,有效解决了大风地区间冷塔设计建设和运行等技术难题。
“像这样100万千瓦的汽轮机,包含上万个零件。每一次的施工作业,我们都要将精度控制在零点零几毫米之内,才能确保机组建成后的各项性能指标。”该建筑集团“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王怀祥带着“五星班组”进驻汽机平台,为这座发电厂“心脏”的蓬勃跳动倾注了心血。安装期间,王怀祥团队曾发现汽轮机轴承外油档漏油问题,通过多年安装实践与设计设备比对,及时通过增加垫片、调整安装尺寸等方式从根本上解决“疑难杂症”,从细节上进一步实现了机组经济、低耗运行目标。
中国能建建筑集团作为央企中国能建旗下建筑板块唯一专业化公司,近年来深度融入西北能源建设,与甘肃电投、电气装备等地方国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西北能源电力建设、社会稳定就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贡献了积极力量,彰显央企责任。
“建设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作为西北在建百万机组装机容量最大火电厂,常乐电厂项目3号机组建设高峰期提供了约2000个就业岗位,算上我们承建的5号、6号机组,累计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项目优先属地招聘并落实薪酬保障机制。”据建筑集团项目书记宋颖介绍,该项目建设极大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让不少当地居民在家门口实现再就业,能够亲身参与家乡的大型电厂建设,他们也感到十分自豪。
项目开工以来,该建设团队将生态文明环保贯彻到电厂建设全过程,始终践行环保低碳承诺,突出洁净化和绿色化施工理念,全力打造这座戈壁滩上的“绿能电厂”。(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开云体育 kaiyun.com 官网入口开云体育 kaiyun.com 官网入口开云体育 kaiyun.com 官网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