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Kaiyun)

开云 开云体育平台高效节能环保电力装备制造发展之路 | 开云APP(Kaiyun)
欢迎访问石家庄开云有限公司官网!
0311-66109895
13859746370
行业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开云(Kaiyun)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峡路北塔元庄村西
手机:13859746370

咨询热线0311-66109895

开云 开云体育平台高效节能环保电力装备制造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3-09-12 09:16:21人气:

  本文简述了国内火电技术的发展,重点是介绍了电力装备业产能的增长,然后展示了本厂生产的各种发电及辅机设备的研制过程

  高效、节能、环保高效、节能、环保电力装备制造发展之路电力装备制造发展之路主要内容1、电力装备制造业产能的增长2、国内火电技术的发展3、9F等级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的发展4、1000MW核电技术面临重大突破5、风电设备进展6、下一步产业化目标IGCC电力工业稳定健康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电力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电力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电力工业的进步。电力行业发展带动装备制造业发展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近年发展迅速。2004年全年发电量达到21870亿千瓦时;2005年全年发电量达到24747亿千瓦时。一、产能的增长--三大电力设备制造集团近年产量250001年02年03年04年05年上海东方哈尔滨二、火电技术--600MW超临界机组的成功投运600超临界机组与600亚临界机组相比,发电效率提高约3%,发电煤耗减少15g/Kwh以目前煤价计算,一台600超临界机组一年可节约2268万元。600超临界机组主要参数额定功率:600汽轮发电机组热耗:7535KJ/Kh锅炉主蒸汽出口压力:25.4Pa锅炉主蒸汽出口温度:571锅炉效率:93.55%发电机效率:98.94%二、火电技术--600MW超临界机组技术上重大突破1、锅炉:最新的低NOx同轴燃烧系统(LNCFS)、炉膛燃烧区域采用螺旋管水冷壁、在烟道区域采用垂直管水冷壁、采用符合超临界机组要求的高温材料系列。2、汽轮机:采用符合机组技术要求的高温材料系列;所有反动级动静叶片采用马刀型;整体自带围带动叶(ISB);低压缸整圈自锁阻尼长叶片(ILB),该汽轮机未级长叶片采用1050mmILB叶片;冷态带旁路的启动控制技术;防汽隙激振的轴系设计规范;在考虑轴系稳定性时,考虑蒸汽激振力影响的技术;全三元气动技术在整个高、中、低压通流部分全面推广应用;大功率汽轮机可靠性及寿命技术的应用等。二、火电技术--600MW超临界机组技术上重大突破3、汽轮发电机:采用了大量国内外新材料、新结构来保证产品质量,例如大型绝缘锥环、绝缘空心导线、新型大电流互感器、抗应力腐蚀的18Mn18Cr超临界高压给水加热器爆炸胀管工艺(专利:传热管与管板结合的制造结构)、高压加热器工艺攻关在对高加大接管裂缝及防腐措施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接管上堆焊低碳钢过渡层,改善根部焊接性能,防止产生根部裂缝、成功开发一体化除氧器,节省。844二、火电技术--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成功开发额定功率1000;锅炉主蒸汽压力27.04Pa、主蒸汽温度605、再热蒸汽温度605;汽轮机进汽压力26.05Pa;进汽温度600,再热温度600。锅炉效率:93.8%汽轮机组热耗:7327kj/kwh(1750kcal/kwh)发电机效率:98.9%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技术参数二、火电技术--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成功开发玉环机组是我国第一套百万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出力为1000MW,主汽参数为26.25MPa,600/600,其参数在压力上高于日本,温度上超过欧洲,尤其又是单轴,因此可以说其研发成功后技术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先进性可达到当今国际先进水平。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16套百万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玉环4台、邹县2台、泰州2台、外高桥2台、宁海2台、北仑港2台、北疆2台)开标,其中上海电气订单有汽轮发电机组12套、锅炉6套。二、火电技术--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成功开发三大电力设备制造集团百万超超临界技术来源日立日立日立东方三菱三菱三菱哈尔滨阿尔斯通西门子西门子上海锅炉汽轮发电机汽轮机STC-SIEMENS联合设计制造单轴四缸四排汽超超临界汽轮机机型二、火电技术--600MW亚临界空冷机组的成功投运汽轮机进汽压力16.7Pa;进汽温度538。上海电气在600亚临界空冷机组上技术先进成熟,有以下业绩:600亚临界空冷机组主要技术参数二、火电技术--600MW超临界空冷机组的成功开发600MW超临界空冷汽轮机总体结构特征13.7米机组运转层标高20.511.57.93米机组外形尺寸长宽高(含罩壳)98.3吨低压转子重量33.35吨高中压转子重量数值项目二、火电技术--600MW超临界空冷机组的成功开发600MW超临界空冷汽轮机通流部分采用全三元设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火电技术--600MW超临界空冷机组的成功开发600MW超临界空冷汽轮机采用更高级材料以适应超临界参数要求。二、火电技术--300MWCFB循环流化床锅炉常压CFB燃烧技术是国际公认的商业化程度最好的洁净煤。国外超临界CFB研究始于1997年。法国阿尔斯通2000年完成了600MW超临界CFB的方案研究。美国FW公司分别于1999、2001年发布了300MW和600MW超临界CFB的方案、公布可行性报告。我国于1999年开始了超临界CFB方案设计关键问题的初步研究,与国际同步。超临界超临界CFBCFB作为下一代CFB技术,供电效率有望突破40%,是中远期可以大量推广的清洁煤发电技术之一。二、火电技术--300MWCFB循环流化床锅炉CFB研究是我国具有较好研发基础的领域。在消化吸收引进150MW和300MWCFB技术的基础上加速研发。以劣质煤为燃料更能充分发挥优势。CFB主要优点是可燃劣质煤,并具有良好的调峰特性。着重研究:1)机组的供电效率;2)机组的可利用率。三、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哈尔滨、东方及上海业绩哈尔滨/GE(25):张家港(3),望亭(3),戚墅堰(3),漕泾(2),兰州(2),珠江(2),镇海(2),金陵(2),太阳宫(2),晋江(4);东方/三菱16:惠州(3),珠海(3),深圳东部(3),北京三热(1),江油(2),莆田(4);上海/西门子13:石洞口(3),郑州(2),中原(2),萧山(2),北京二热(2),厦门(2);三、燃气轮机联合循环—上海电气燃机技术参数57.755.652.357.751.95453.2联合循环效率,%3936.434.538.83436.535.2燃气轮机效率,%6962燃气轮机功率,MW571531排气温度,192192排气流量,kg/s16.91411.116.91116.216.130进气温度,50505060 60 50/60 50/60 电网频率,Hz V94.3A V94.2A V94.2 V84.3A V84.2 V64.3A V64.3 燃气轮机型号 三、燃气轮机联合循环—西门子转让燃机全套制造技术 本体与辅助系统 控制调节 投标销售 制造采购 安装调试 现场管理 运行维护 备件服务 国产化原则: 先静止部件后转动部件 先低温部件后高温 部件 三、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燃机国产化4个阶段 四、1000MW核电技术—三大电力设备制造集团 目前三大电力设备制造集团技术支持来源分别为: 上海-----西门子 东方-----阿尔斯通 哈尔滨---三菱 三大电力制造集团都加紧了核电技术、装备的升级换 代,投入大量资金对厂房设备更新扩建 。当前核电发展趋 势:安全经济、延长寿命、容量增大、数字化控制。 五、风电技术—产业初步形成规模 2004年底,全国建成43个风电场,安装风电机组1292台, 装机规模达到76.4万kW,居世界第10位,亚洲第3位(位于印 度和日本之后)。 我国已经具备了设计和制造低容量风电机组的能力,相 当于国际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1.2mw(兆瓦)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在哈电机电工业 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研制成并发车。 目前国内引进或开发最大单机功率的风机—2MW风机 的设计和开发合同由上海电气电站集团与德国艾罗迪公司共 同签署。 五、风电技术—国内设计、制造能力均不能满足市场要求 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目标为2010年500万kW,2020年3000 万kW。如此大的市场,国内设备设计、制造都不能满足要 求。技术难点: 1、技术路线从定桨定速提升到变桨变速 2、单机功率从百千瓦级提升到兆瓦级 风电发展,必须由国家扶持,通过技贸结合等方式,本 着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原则,逐步掌握兆 瓦级大型风电机组的制造技术。站稳国内市场,开拓国际 市场。 六、IGCC—下一步产业发展目标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是指将煤炭、生物质、石油焦、重渣油等多种 含碳燃料进行气化,将得到的合成气净化后用于燃气—蒸汽 联合循环的发电技术。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目前燃煤电站效率低、 污染大的问题,而且也克服了天然气供应不足和价格昂贵的 问题。从系统构成及设备制造的角度来看,这种系统继承和 发展了当前热力发电系统几乎所有技术。 六、IGCC—下一步产业发展目标 六、IGCC—下一步产业发展目标 到2005年,世界上已经投入运行和正在建设的IGCC电站 近30座,其中美国占了一半左右,装机容量超过800万千瓦。 国际上IGCC的发展进入高潮。 国内,IGCC还是一项新技术。 结束语 如何高效、安全地利用能源,促进经济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电力行业和电力设备 制造行业肩负的共同责任! 随着电力行业健康发展,国内超超临界 技术、燃气技术、核电技术、风电技术都获 得了长足进步。但这些电力装备技术都还有 一段路要走,任重而道远。开云 开云体育开云 开云体育开云 开云体育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