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高效冷却塔,包括风筒、塔体和水池,风筒内有引风机,塔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收水器层、喷淋层和换热器层,换热器层下方的塔体前后两侧上分别开有进风口,塔体内设有换热器通风支撑,换热器通风支撑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撑、第二支撑和第三支撑,换热器层铺设在第三支撑上,第三支撑的上表面面积小于第一支撑的上表面面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二支撑和第三支撑将换热器层下表面抬离第一支撑,由于第三支撑的上表面面积小于第一支撑的上表面面积,所以换热器层内有更多的水流可以与气流接触,有利于提高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4039637 U (45)授权公告日 2021.08.24 (21)申请号 9.2 (22)申请日 2020.11.24 (73)专利权人 王进友 地址 061000 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御河路 勘察公司家属院3栋2单元203号 (72)发明人 王进友 (51)Int.Cl. F28C 1/14 (2006.01) F28F 25/00 (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节能高效冷却塔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高效冷却塔,包 括风筒、塔体和水池,风筒内有引风机,塔体内由 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收水器层、喷淋层和换热器 层,换热器层下方的塔体前后两侧上分别开有进 风口,塔体内设有换热器通风支撑,换热器通风 支撑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撑、第二支 撑和第三支撑,换热器层铺设在第三支撑上,第 三支撑的上表面面积小于第一支撑的上表面面 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二支撑和第三支撑将换 热器层下表面抬离第一支撑,由于第三支撑的上 表面面积小于第一支撑的上表面面积,所以换热 器层内有更多的水流可以与气流接触,有利于提 U 高冷却塔的冷却性能和效率,另外,换热器层气 7 流阻力变的更小,引风机驱动电机的能耗得以降 3 6 9 低。 3 0 4 1 2 N C CN 214039637 U 权利要求书 1/1页 1.一种节能高效冷却塔,包括风筒、塔体和水池,所述风筒内设置有引风机,所述塔体 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收水器层、喷淋层和换热器层,所述换热器层下方的塔体前后两侧 上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内设置有换热器通风支撑,所述换热器通风支 撑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撑、第二支撑和第三支撑,所述换热器层铺设在所述第 三支撑上,所述第三支撑的上表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支撑的上表面面积,所述第一支撑包 括主梁和次梁,所述换热器层包括若干片相互平行的竖直换热板片,所述竖直换热板片垂 直于所述次梁,所述第二支撑为多根相互平行的撑条,多根撑条均匀设置在第一支撑上且 所述撑条垂直于次梁,所述第三支撑为格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高效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第二支撑 和第三支撑的上表面面积依次缩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高效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的两端与所述塔 体内壁相固连,所述次梁的两端与主梁相固连且次梁垂直于所述主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高效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条为玻璃钢方管、 型钢或金属桁架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高效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为格栅或点 滴式填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节能高效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为点滴 式填料或多根平行于所述次梁的换热器底面撑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节能高效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底面撑条为玻 璃钢方管、型钢或金属桁架中的一种。 2 2 CN 214039637 U 说明书 1/3页 一种节能高效冷却塔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冷却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高效冷却塔。 背景技术 [0002] 冷却塔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冷却水处理设备,以逆流开式冷却塔为例,其工作原理 是自上而下喷淋的水流落至填料或其他换热器上,然后与自下而上进入塔内的气流产生热 交换,水流的温度降低,进而达到冷却水流的目的,众所周知,现在塔内的填料等换热器都 是直接摆放到塔内混凝土支撑梁上的,由于混凝土支撑梁的上表面积较大,所以对填料等 换热器的底部进风口造成了一定的遮挡,在化工部通用图中这部分梁的遮挡面积占整个填 料或换热器区通风面积的33%左右,使得冷却塔的配水配风极不均匀,不能与气流接触换 热的热水自梁侧流下,这部分水流的温度比其他位置的水流高3℃‑5℃,造成冷却塔的冷却 性能和效率大幅度下降,另外,由于只有大约三分之二的空间是可以通过气流的,所以使得 通过填料等换热器的平均过流风速不变时,气流阻力显著增大,这就会提高引风机驱动电 机的运行电流,增大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高效冷却塔, 其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节能高效冷却塔,包括风筒、塔体和水池,所述风筒内设置有引风机,所述塔 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收水器层、喷淋层和换热器层,所述换热器层下方的塔体前后两 侧上分别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塔体内设置有换热器通风支撑,所述换热器通风支撑包括由 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撑、第二支撑和第三支撑,所述换热器层铺设在所述第三支撑上, 所述第三支撑的上表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支撑的上表面面积,所述第一支撑包括主梁和次 梁,所述换热器层包括若干片相互平行的竖直换热板片,所述竖直换热板片垂直于所述次 梁,所述第二支撑为多根相互平行的撑条,多根撑条均匀设置在第一支撑上且所述撑条垂 直于次梁,所述第三支撑为格栅。 [0006]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第二支撑和第三支撑的上表面面积依次缩小。 [0007] 进一步的,所述主梁的两端与所述塔体内壁相固连,所述次梁的两端与主梁相固 连且次梁垂直于所述主梁。 [0008] 进一步的,所述撑条为玻璃钢方管、型钢或金属桁架中的一种。 [0009]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为格栅或点滴式填料。 [001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支撑为点滴式填料或多根平行于所述次梁的换热器底面撑 条。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底面撑条为玻璃钢方管、型钢或金属桁架中的一种。 [0012]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3 3 CN 214039637 U 说明书 2/3页 [0013]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二支撑和第三支撑将换热器层下表面抬离第一支撑,由于第 三支撑的上表面面积小于第一支撑的上表面面积,所以换热器层内有更多的水流可以与气 流接触,有利于提高冷却塔的冷却性能和效率,另外,换热器层气流阻力变的更小,引风机 驱动电机的能耗得以降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申请成本低廉、易于施工,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 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 “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以及简化描述,而不 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以及操作,因此 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 规定以及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 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 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 型中的具体含义。 [0018]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节能高效冷却塔,包括风筒1、塔体2和水池 3,风筒1和水池3分别位于塔体2的上下两侧,风筒1内还设置有引风机4,塔体2内由上至下 依次设置有收水器层5、喷淋层6和换热器层7,换热器层7可以为填料或其他种类的冷却塔 换热器,换热器层7下方的塔体2前后两侧上分别开设有进风口8,塔体2内设置有换热器通 风支撑,换热器通风支撑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撑9、第二支撑10和第三支撑11, 换热器层7铺设在第三支撑11上,第一支撑9、第二支撑10和第三支撑11的上表面面积依次 缩小,使第三支撑11的上表面面积小于第一支撑8的上表面面积,第一支撑9为主梁和次梁, 主梁和次梁均为混凝土梁,其结构与现有冷却塔中的混凝土支撑梁相同,主梁的两端与塔 体内壁相固连,次梁的两端与主梁相固连且次梁垂直于主梁,换热器层7包括若干片相互平 行的竖直换热板片,竖直换热板片垂直于次梁,使换热器层7的下部进风更加的顺畅;第二 支撑10为多根相互平行的撑条,多根撑条沿前后方向均匀设置在第一支撑9上且撑条垂直 于次梁,撑条为玻璃钢方管、型钢或金属桁架中的一种,型钢为工字钢或槽钢,优选的撑条 采用横截面高度为90mm、横截面宽度为50mm、壁厚5mm的玻璃钢方管,相邻的玻璃钢方管间 距为500mm,第二支撑10也可以为格栅或点滴式填料,例如点滴式填料中的格栅填料,第三 支撑11为格栅,优选的格栅为玻璃钢、PP、金属或CFRP材质,格栅孔的尺寸为30mm×30mm,第 三支撑11也可以为点滴式填料,比如格栅填料,第三支撑11还可以是多根平行于次梁的换 热器底面撑条,换热器底面撑条为玻璃钢方管、型钢或金属桁架中的一种。 [0019]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4 4 CN 214039637 U 说明书 3/3页 [0020] 第二支撑10和第三支撑11将换热器层7下表面抬离第一支撑9,引风机4工作时,外 界气流通过进风口8进入塔内,然后穿过第一支撑9、第二支撑10和第三支撑11到达换热器 层7,由于第三支撑11的上表面面积小于第一支撑9的上表面面积,所以第三支撑11对换热 器层7底面进气的遮挡更小,换热器层7内有更多的水流可以与气流接触,使得换热器层7的 配风配水更加的均匀,有利于提高冷却塔的冷却性能和效率,降低冷却塔出塔水温,另外, 因为换热器层7的气流阻力变的更小,所以引风机4的驱动电机能耗得以降低。 [002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以及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 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以及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 而易见的。选择以及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以及实际应用,并且使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 种实施例。 5 5 CN 214039637 U 说明书附图 1/2页 图1 6 6 CN 214039637 U 说明书附图 2/2页 图2 7 7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加。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加与减 大单元学历案 教学设计附双减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docx
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22)安全培训.ppt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